
01.
村校朱校長:
第一次親臨學校時,我就打起了退堂鼓
第一次踏進張小樓小學時,朱景德校長震驚了。
張小樓小學是河南省民權縣褚廟鄉的一所農村小學,由中小學合并而成、院落較大。歷史悠久且遠近聞名,地處三鄉交界處。
在現有農村學生流向城市的浪潮下,學校校長的努力都沒能改變學生急劇流失、生源減少這一事實,由原來的210多人驟減到100人左右,學校面臨被撤并的結果。
2020年9月,朱校長頂著壓力接任了校長。
但真正親臨學校,朱校長還是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——學校門口的危橋,破舊的教室掉土、墻皮破損嚴重,辦公桌椅殘缺不全。
朱校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,甚至有一瞬間,產生了打退堂鼓的念頭。
02.
從修復危橋開始
動員一切力量改造學校
“堅決不當逃兵”的想法鼓舞了朱校長,為了村小的師生們,朱校長接下了把學?!氨P活”的重任。
朱校長上崗后做的第一件事是——修好通往學校的必經之橋。這座橋是通往學校的必經之路,但危橋上面一無護欄,橋洞塌陷危及學生的安全。
為了節省經費,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,朱校長決定自己動手解決:買料、粉刷、安裝、砌墻重建......動員教師一起參與,一點一點去改造。
沒多久,學校的外觀煥然一新,目睹這一切,家長們無不稱贊,就這樣第一件事就得到了家長們的好評和認可。
邁出第一步,下一步的籌劃在朱校長心中油然而生。
有限的資金卻讓朱校長寸步難行。當朱校長正在為錢一籌莫展時,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了科順與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合作的項目。朱校長著手申請了第一個夢想,由學校在線籌款部分資金,剩余資金由科順股份支持的基金配捐,利用資金來完成辦公室粉刷和辦公桌椅換新。項目完工后,學校開始有了大轉變:學校外觀整潔敞亮,目光所及,干凈整潔。
*項目為張小樓小學實現的第一個夢想
“看到洋溢在笑容中的師生,聽到嘖嘖稱贊的家長,人生的價值得到了實現?!敝煨iL感慨道。家長們目睹了學校的改變,第二學期就增加14名學生,還有多位家長打招呼讓學生重返自己的校園。
03.
連續支持2年
科順“校園有晴天”為村小圓夢
“校園有晴天”項目不僅僅只支持學校申請一個夢想,而是連續支持該學校提交的多個夢想,以達到讓村小的教學環境持續改善的目的。
今年5月,科順支持張小樓學校完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夢想。朱校長申請的第二個夢想,是為學校進行外墻粉刷及地坪翻新。
長久以來,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一直是張小樓小學師生們的一塊心病。學校的屋頂是木制結構,由于年久失修,五間教室房頂椽子與椽子之間的縫隙較大,因此常常會有麻雀從縫隙之間鉆進教室,將房頂上的泥土和其排泄物任性地拋下,運氣好的時候只是落在書本上,運氣不好時就會落在師生的身上和頭發上。
現在,孩子們終于擁有了一間明亮、舒適的教室。遠遠望去,原來的教室已經變得煥然一新,教室的屋頂也得到了修繕,再也不擔心有麻雀飛進來了。
“學生樂了,老師笑了,就心滿意足了?!笨粗鴮W校一點一滴的變化,朱校長寫下了這段話。"環境的改變會帶動人的改變,會實現不一樣的人生,借我一個支點,實現夢想,盡管有困難,我們一定要走下去,只要堅定的信念,夢想就會一個接一個地實現!點燃心中的愛,希望無處不在!"
朱景德校長是全國上千個為村小奔波的人民教師的渺小一員,是堅持和愛,點亮了張小樓小學的希望。
這是我們為張小樓小學實現的第二個夢想
科順希望通過圓村校一個個的夢想
讓學校積累點點滴滴的改變
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
繼續期待我們為村小帶來的改變吧!